脱水机概述及工作原理
1.1概述
螺旋二次挤压脱水机系列是一种新型高效连续运行的有机废弃物固液分离设备,适用于纤维类、沼渣类有机物料的深度脱水,特别适用于奶牛养殖场配套一次分离后干湿分离牛粪的二次深度脱水。与传统的二次脱水设备相比,具有处理能力大、占地面积小、劳动强度低、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等优点,特别是出水干物质含量高(最高干物质含量可达到60%)不受气候条件限制,常年可实现连续稳定运行。
1.2工作原理
螺旋二次挤压脱水机由变频调速螺旋喂料机、锥形螺旋、滤水架、调水笼、机座、电机、作业平台及变速箱等零部件组成。具备强度高,承献压力大,不变形、不易堵塞、耐腐蚀、耐磨损、.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主要技术参数
2.1长宽高:2200*1800*2100;
2.2装机功率:26.5KW;
2.3电源电压:AC380V;
2.4额定电流:65A;
2.5主轴转速:45~50r/min;
2.6减速机速比:20/1;
2.7生产产量:2-5囚/h;
2.8设备重量:2700kg

三.设备安装
3.1设备到场后,首先应检查设备安装位置的基础结构是否满足安装要求,设备安装基础要求平整、坚固,安装区域应确保设备操作、维护和修理的必要空间;
3.2设备吊运时,机架与吊装带相接触的点应衬垫布料或其他软料,避免设备刮伤或磕伤;
3.3设备安装时,应进行水平度调整测试,并充分固定好设备:
3.4设备与电控柜要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3.5电源电缆:电缆规格3×25+2×16;
3.6电机等电气接线应用金属软管或塑料穿线管保护,并将其固定在适当位置上且保证其不易被碰撞;
3.7排污管道安装,可根据管口尺寸,结合用户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安装,管道安装遵循检修方便,管线尽量短,尽量减少弯头,尽量加大落差。
四.开机前的准备和检查
4.1设备开机前,检查机座和机体各部位螺栓是否齐全紧固;
4.2确认各减速机是否充分注入指定润滑油。润滑油加入量控制到观察孔的三分之二即可(油加的太多、油温也会过高、散热慢;油加的太少轴承和齿轮没有润滑产生摩擦也会导致油温过高);
4.3检查轴承是否加注黄油,传动链条需加润滑油;
4.4检查下料斗内是否有杂物,榨笼内是否有余料(冬季一定要确保设备内物料走空,防止物料冻结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启动;
4.5点动或手动盘车,确认设备低负荷启动,排除设备启动故障;
4.6设备第一次开机,确认电工人员按照接线图要求将喂料电机、主电机的电源线接到各自的位置,确认三相电源接入正常;
五、日常操作要点
5.1开机中的巡检
5.1.1巡检设备运行电压是香稳定,主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电流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原则上不得超过设备的额定电流;
5.1.2设备在运行中如发现有震动或有异响,应进行及时停机检查处理,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启动,必要时和设备厂家技术负责人直接联系排除故障;
5.1.3设备运行过程中,如发现挤出的物料含水不符合要求(过湿或过干),应及时调节出料口调节块至理想位置(见图1),以免影响
出料水分(太湿达不到使用要求)和设备使用寿命(太干增加设备负荷与磨损)。
(图一:出料口调节块)
5.1.4设备运行过程中,若出口调节块调节空间已经有限,运行电流逐步升高,出料水分逐渐降低,则操作人员应提前做好停机更换螺杆的准备。
5.1.5设备运行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进口设备吃料是否正常,由于一次挤压物料纤维度和含水率差异,可能导致进料口主轴粘结物料,导致进料口容积变小,设备吃料量减少,低负荷运行;在螺旋进料量不变的情况下,进料口可能存在堵塞风险,客户可以根据需要配置进料口水冲洗线,根据物料情况,定时对主轴物料高压水
5.1.6设备运行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出料口轴套与主轴位置的位移情况判断设备尾端主轴与变速箱顶针的磨损情况,及时调整顶针松紧度或更换顶针,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六、维护与保养要点
6.1当班期间必须检查设备各传动部件、轴承、滑动面的润滑情况,按规定定期更换,确保各传动部件的运转及润滑正常;
6.2及时清理设备,每班高压冲洗榨笼T型条外的物料至少1次,保持机体外观整洁;
6.3减速箱换油,新设备投入运行500小时后需更换一次齿轮油油,到达3000小时后更换一次齿轮油,以后每20000小时更换一次齿轮油、
6.4每次换新螺杆之前六角主轴上必须抹耐高温黄油,以免下次更换时不好拆卸,螺杆与主轴间做好缠纤维密封措施;
6.5根据全国不同地区气候差异选择不同的减速箱齿轮油使用,用内需根据当地的气候温度使用适合的齿轮油以免造成设备损坏。0℃以上温度(220号齿轮油),0℃以下温度(专用防冻齿轮油);
6.6机器长期停用时,应去除主机内的残留物料,将机器各部位清洗干净,做好润滑和防锈保养后进行密闭封存;
6.7其它部件如减速机和变频调速器等的维护保养要点,请参阅其说明书维护使用和保养。
6.8定期检查控制柜内的接触器等其它电气元件是否松动及老化,及时上紧或更换,预防设备电气故障。
七、常见现象与故障、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法